机构设置

教学机构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教学机构 -> 正文

药物分析实验室教师简介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0-11-16 浏览次数:

 


药物分析实验室现有教师8人(兼职教师1人),副高及以上职称4人,其中教授4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历人员6名;55岁以上2人,其余均为30至42岁中坚力量,是一支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药物分析实验室起源于1997年12月10日药学系成立分析测试中心以及2000年10月24日成立的“中药制剂实验室”重点实验室。2006年6月26日,在药学系分析测试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新建药学系药物分析实验室。2009年12月,药物分析实验室由药学系划出,加入学院成立的中心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后改名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2019年9月经学校党委研究同意,药学院药物分析实验室从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划归回药学院。药物分析实验室主要的实验设备有岛津气相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制备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仪、布鲁克红外光谱仪、薄层色谱仪、三维毛细管电泳仪、小动物活体成像仪、酶标仪、光合作用测定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实验室教师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药物分析》、《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中药(民族药)的液相指纹图谱识别技术》、《光谱分析》、《实验管理与安全》等十门课程。除了承担计划教学任务及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及毕业专题、研究生毕业论文外,还面向院外各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等开放,为院内外的各级科研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

本室研究方向主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贵州特色中药材及民族药质量控制及技术标准提升进行研究。从药材品质、品种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主要活性物质相对清楚、药效确切、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创新型产品以及喀斯特地区药食两用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和基地开展多学科、多团队、多技术集成的产学研协同攻关,共同推进贵州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叶世芸1966年生,女,汉族,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专业毕业,现任药物分析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中药制剂及质量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与国家基金、省级基金、中药现代化、省教育厅125项目等课题多项。曾发表相关药学论文三十余篇,参编专著教材多部。参与药事管理学、药学导论、药物分析等教学工作。

 

 

张丽艳,女,汉族,1964年生,中共党员,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第8批省管专家。主要从事中药及民族药质量控制与新药研究。曾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中药、民族药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科研论文50余篇。2023年入选“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师资库”;202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20年获“贵州医学科技一等奖”;2019年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吴红梅,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担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典名方筛选和大品种培育分会理事,贵州省药学会药学青年专业委员会及药食同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承担《中药(民族药)的液相指纹图谱识别技术》等课程,为省级“金课”负责人。从事中药、民族药质量控制及新药开发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及其他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编、参编教材5部,参编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田又平,男,汉族,博士,讲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天然活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修饰、不对称有机催化等相关工作。主要承担《有机化学》、《光谱分析》等课程;指导学生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SCI论文10篇。

 

 

石慧,女,汉族,博士,讲师。中共党员。主要从事中药、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工作。主要承担《分析化学》、《光谱分析》、《基础化学实验3》、《中药制剂分析实验》等课程。现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指导学生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厅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


 

 

雷传文,男,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师,承担了《光谱分析》和《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和中药活性分子的不对称合成。截至目前,参与国家级项目3项,承担省级项目2项,指导本科生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中科院SCI一区和二区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6篇,发表教改论文各1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三次获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称号。国际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审稿人。



姚震,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药物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方法开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项,已在《Green Chemistry》《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 10承担《有机化学实验》及《光谱分析》的本科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