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贵阳中医学院成立之初,学院组建药物教研室,下设中药、方剂、药理和中药鉴定四个教学组。1975年中药教研室成立,隶属药学系。1999年,药学系中药教研室与基础部方剂教研室合并,组建为方药教研室,归属药学系管理。2019年,方药教研室划分为中药学教研室与方剂学教研室。
目前中药学教研室已逐步确立并形成以中药学/临床中药学教学为主、兼顾教学科研的学科建设现状。形成了中药基础理论、药理药效、物质基础、临床应用等研究方向,步入教学与科研相长的良性循环发展阶段。同时还兼具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任务。
中药学教研室目前有专职教师9人,兼职教师3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讲师7名;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50岁以上2人,40~49岁3人,30~39岁7人。教学团队已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承担课程包括了《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中药古典文献》《中药药性学专论》《临床中药学选论》《中药食材与健康养生》《中医小方杂谈》《实用中成药学》《药材与食材》。
近5年来,中药学教研室共获得各级教学质量及改革项目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科研立项课题15项。发表教学论文2篇,发表科研论文46篇,其中核心期刊23篇,SCI /EI 23篇;主编或副主编学术专著6部,参编《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等“十四五”规划教材10部。
陈芳,教授。中药学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要从事中药学、临床中药学课程的教学科研。主编、副主编、参编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副主编、参编全国统编规划《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等二十余部,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2014年第二届“中医药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论文及教案设计三等奖。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临床中药学课程联盟理事。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中药学课程联盟理事。
李鑫峰,中医内科学博士,讲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青年委员。师从黑龙江省名中医周亚滨教授,侍诊首届国医大师张琪教授6年,侍诊黑龙江省名老中医张金良教授、郭文勤教授等十余位中医名家。先后承担《方剂学》、《中药学》、《实用中成药学》等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参与国自然课题1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承担校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2022及2023年分别荣获贵州中医药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李煦照,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学术骨干,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药学教研室副主任。承担课程:《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中药药性学专论》《临床中药学选论》。研究方向为中药生物标签的探索及系统药理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近五年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一区1篇、二区9篇、三区6篇。为《沈阳药科大学学报》首届青年编委会委员及多个SCI杂志的审稿人。
刘冬,医学博士,讲师,中医执业医师。博士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专业,师从湖南中医药大学郭建生教授,现任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中药学的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0于篇,SCI收录5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项,参编专著10部。临床上擅长对高血压、失眠、咳嗽、消化不良、痛经等进行诊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将临床实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效果良好。
刘进哲,讲师,主治医师,中医妇科学博士,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承担《中药学》、《临床中药学》课程,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机制研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校首届教师教学发展团队成员,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指导2023年“挑战杯”获校级三等奖2项,获2023年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二等奖,获得贵州中医药大学2023年党建优秀论文二等奖。
梅颖,硕士,讲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成员。承担课程:《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中药古典文献》。研究方向为方剂复方配伍研究。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贵州省发改委1项。近五年发表EI论文2篇;发表省级期刊论文1篇,主编专著一部。
覃海龙,男,现任骨伤学院党政办主任。主要承担《中药学》、《药材与食材》、《中药古典文献》等课程,主要从事中药与民族药文献研究。发表SCI2篇,普通期刊6篇,参编著作3本。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4项。2023年7-10月在云南中医药大学进修。曾获“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
云雪林,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药教研室教师。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承担课程:《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专论》。研究方向:苗族医药基础理论及苗医方剂学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与教改课题。主编3部、参编5部中医药学术专著,参编教材5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2011年获贵阳中医学院首届“教坛精英”称号。
赵能武, 男,土家族,1977年6月生,教授,外语教学部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天然产物化学和民族医药研究,先后承担《中药学》、《临床中药学》、《苗族文化概述》、《苗医药发展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参加各级各类研究课题20余项;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著10部;获贵州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二完成人)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三等奖1项;担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和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理事。
赵冉,中药学博士。现任中药学教研室教师。主要教授课程包括《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等。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